警社共治解锁社区治理“幸福密码”
社区,是城市的基本单元,也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。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,如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,增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,成为一道重要课题。警社共治以创新思维打破部门壁垒,通过警务力量与社区资源的深度融合,重塑基层治理生态,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开辟了全新路径,成功解锁了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,为构建和谐、有序、温暖的社区环境注入强大动能。
打破壁垒,凝聚合力。警社共治的核心在于打破公安机关与社区组织间的行政藩篱,形成紧密协作的治理共同体。一方面,建立“警格加网格”双网融合机制,社区民警兼任网格指导员,与网格员、物业人员、志愿者组建联合工作小组,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、建立线上工作群等方式,实现信息实时共享、问题即时响应。这种“警社一家亲”的合作模式,实现了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工作联动,让社区治理从“单打独斗”转变为“协同作战”。在治安防控方面,警社共治成效更加显著。公安机关借助社区的力量,广泛发动居民安装智能安防设备,在小区出入口、楼道等重点区域部署监控探头,织就了一张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。推行警社共治后,许多社区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,居民们切实感受到安全感在不断提升。
科技赋能,智慧治理。科技手段的引入为警社共治注入强劲动能。依托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搭建智慧社区治理平台,整合公安治安监控、社区门禁系统、消防预警设备等数据资源,形成社区治理“一张网”。通过智能分析,可精准识别社区治安风险点、矛盾纠纷高发区域。同时,平台还开通居民线上反馈渠道,群众可通过手机APP一键上报安全隐患、矛盾纠纷等问题,相关信息自动推送至责任民警与社区工作者,实现“接诉即办”。科技的加持让警社共治更加精准高效,大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响应速度与处置能力。
多方合作,激发活力。警社共治不仅是警民协作,更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实践。通过组建“警民联防队”“商户联盟”等自治组织,广泛吸纳社区居民、商户、退休干部等群体参与社区治理。在治安防控领域,警民联防队每日开展义务巡逻,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值守;商户联盟则自发维护店铺周边秩序,协助开展反诈宣传;老人调解团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亲和力,化解了大量邻里纠纷与家庭矛盾,让社区治理从“政府主导”转变为“全民行动”,有效激发了社区自治活力。
服务民生,增进福祉。警社共治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民生、增进群众福祉。社区民警与工作者联合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针对老年人、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证、安全陪护等个性化服务;定期举办反诈、禁毒、消防知识讲座,增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;推动“一站式”便民服务窗口建设,将户籍办理、居住证申领等业务下沉至社区,让群众办事“少跑腿”。这些务实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更拉近了警民、干群之间的距离。数据显示,推行警社共治的社区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普遍提升。
警社共治,是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,更是通往幸福社区的必由之路。它通过整合资源、凝聚力量,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,守护了社区的平安与和谐,温暖了居民的心。未来,随着警社共治模式的不断深化和完善,必将为社区治理注入更多活力,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。
扫一扫打开当前页